名稱 : 通泉草
別稱 : 心葉母草、心臟葉母草、六角定經草
學名 : Mazus pumilus (Burm. f.) Steenis.
分佈 : 分布於印度、中國、馬來西亞和日本,台灣全島的平地和低海拔山地皆可見到。
分類 : 玄參科、定經草屬
型態 : 匍匐或斜上生長,分枝。葉為單葉,對生,具短柄,卵形,葉基鈍形或心形,葉尖鈍形,葉緣為鈍鋸齒緣。花單一,腋生,花梗細長,約為葉一倍長,果實為蒴果,狹圓柱形。
用途 : 為藥用,治婦女月經不順、經痛、蟲傷、高血壓、貧血、淤血。
花期 : 春夏開花,花白色或淡紫色
繁殖 : 繁殖器官為種子





 



通泉草屬於玄參科、通泉草屬,是一年生草本植物,成株高約6-25㎝,全株具有少許毛茸,莖從基部分枝,有些匍匐,有些直立。根生葉叢生狀,莖生葉對生狀;花序總狀,花藍紫色,有時是泛白的淺紫色,花冠分為兩唇,上唇為下唇的一半大,前者二裂,後者三裂,喉部具有兩列黃色的毛狀鱗片,雄蕊四枚,兩長兩短,柱頭分兩叉,球型蒴果包在宿存萼中。





 





 


通泉草花大而明顯,群落密集,如果能適切保存,不讓它葬身除草機下,就能使建物旁的草坪變得更雅緻優美,如果想為它拍照,選擇上午九點以後到下午四點之前色調最傳真,畫面最清晰。如果在冷冽的高山上,通泉草會平貼地面生長像墊蓆一樣,以減少強風吹襲而造成傷害。



 












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