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蘭的屬名 Phalaenopsis,是由希臘文的 Phalaina(蝴蝶)與 Opsis
(好像)結合而成,其花朵盛開時,由遠處望去有如一群展翅飛舞的蝴蝶。國人對蝴蝶蘭有親切感的偏愛,稱之為「蘭花之后」。在民國41和42年,台灣原生的白花蝴蝶蘭
aphrodite (花市稱為台灣阿媽)連續兩年奪得蘭展的冠軍獎杯,使得台灣蝴蝶蘭聞名世界。



  蝴蝶蘭是一種附生蘭,高溫多濕河川海岸邊的森林樹木、岩石是它附著生長的地方。它是屬於單莖類的蘭花,但莖極短,包覆在大片橢圓形的葉片之中,幾乎無法明顯的看出來,也無法貯存養份,因此對於葉片及根要多加照顧。它的花色繁多,經育種專家們的努力,計有純白、粉紅、紫紅、黃、綠、白花紅唇、黃花紅斑...等不勝枚舉,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。花朵的大小也因品種之不同而有差異,有大於15公分的大花種,也有小於2公分的小花種。大部份的中型或大型花種的蝴蝶蘭,唇瓣前端會分裂成兩條觸角般,使其更神似蝴蝶。花期通常是在春季,但經由溫室技巧的控制,整年都可見有如彩蝶般的盛開蝴蝶蘭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蝴蝶蘭拍攝於自家陽台













龍吐珠拍攝於鄰家一樓



龍吐珠」紅色的花瓣從苞片中探出頭,再配上伸出來的長長的雌雄花蕊,像傳說中怒龍噴火的形狀故被命名為「龍吐珠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中文名稱龍吐珠
英文名稱Bleeding Glorybower,Bleeding Heart Vine
學名:Clerodendrum thomsoniae Balf.
f.
‧科名馬鞭草科(Verbenaceae)海州常山屬(Clerodendrum)
別名:九龍吐珠、珍珠寶蓮、一點紅、臭牡丹藤、白花蛇舌草
‧原產地熱帶非洲。台灣於 1901 年日人田代安定氏從日本引進栽植。
‧分布台灣各地均有栽培。
用途:1.園藝觀賞用:龍吐珠花萼乳白,花冠鮮紅,花絲白色長伸出,恰似玉龍龍口啣紅珠,故稱為龍吐珠,廣泛供盆栽、花廊、花架、庭園圍籬、花棚作觀賞用,為優良觀賞樹種。2.藥用:性味:全草:淡、平。效用:全草:清熱解毒。治慢性中耳炎,跌打損傷。



 

 


 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