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吳若權


期待對方做到你要的標準,


軟硬兼施的結果,都會有副作用,


來硬的,就會吵架;給軟的,舊慣壞他。


追求更好,是幸福的基本動力,


只要目標合理、方法正確,都無可非議。


但是,一切努力最好都只用在自己身上,


而不是在別人身上求好。


否則,彼此都會很痛苦。


尤其,情人之間最容易犯忌,硬是把自己所要求的好,


擴及到對方身上,不吵架才怪。


暖暖跟男友分手,就是基於「恨鐵不成鋼」的原因,


她希望個性疏懶的他,能夠變得更上進。


她鼓勵他報考英文檢定,幫他繳補習費用,


甚至開車送他去上課。


朋友都笑說:「妳根本已經變成他的媽!」


暖暖還是沒有覺悟。


結果男友沒有通過英文檢定,


暖暖去補習班了解狀況,


發現他經常蹺課。


原來他下車後,目送暖暖離開,


就跑去看電影逛街。


暖暖認清真相,感到灰心,斷然出分手。


自己求好,可以更好。


對別人求好,很容易變討好。


愈期望對方做到你要的標準,


軟硬兼施的結果,都會有副作用。


給軟的就慣壞他;來硬的就會吵架。


這是情人相處的困境,也常發生在親子關係。


莉亞是個年輕媽媽,為了鼓勵孩子上鋼琴課,


破例准許他可以吃炸雞、還答應買遊戲機給他。


錯誤的獎勵變成扭曲的討好,求好的目標並沒有達成。


她的孩子對鋼琴沒興趣,每次上課都打瞌睡,


回家也不練習,結果炸雞愈吃愈胖、遊戲愈玩愈上癮。


鋼琴學不好,還算事小;


管教變困難,事情就鬧大了。


從「求好」變成「討好」,


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出在那句老話:


「我是為你好!」


這個「好」是我方自己認為的好、


還是對方真正需要的好?


若是前者,就省省力氣吧!


若是後者,他自己會想辦法變好,


毋需別人對他百般討好。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