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‧中文名稱: | 大甲草 |
‧英文名稱: | Taiwan Euphorbia |
‧學名: | Euphorbia formosana Hayata Euphorbia calonesiaca Croizat Galarhoeus calonesiaca (Croizat) Hara |
‧科名: | 大戟科(Euphorbiaceae)大戟屬(Euphorbia) |
‧別名: | 台灣大戟、臺灣大戟、八卦草、五虎下山、黃花尾、藥虎草、滿天星 |
‧原產地: | 韓國、日本、琉球及台灣 |
‧分佈: | 台灣生長於北部平地原野及低海拔山地約 10~300 公尺處,路旁或原野,較稀少,台北、新竹、苗栗、台中、南投、嘉義,西部低海拔地區。 |
‧用途: | 1.觀賞用:植株翠綠,花形特殊,可作觀賞植栽。2.切花用:大甲草近年來也是園藝界常見的切花植物,被稱為八卦花。3.藥用:性味:全草:苦、寒,有毒。效用:全草或根:解毒消炎。治舌傷,風濕,疥癬,跌打。大甲草為著名的蛇傷藥。將全草搗碎;或煎服或直接敷蓋傷口,均有奇效(特別是雨傘節、百步蛇及龜殼花等蛇類);亦有人用以外敷治療帶狀皰疹。疥癬、無名腫毒、疔瘡、癰疽、皰疹,全草搗碎煎服或敷蓋傷口。 |
‧莖: | 半灌木狀多年生草本,高約 30~150 公分,基部分生成叢生狀,折傷則流出白色乳汁,直立,分枝呈繖形狀,集中於莖頂,被短絨毛。 |
‧葉: | 葉互生或輪生,無柄,線狀披針形,全緣,狹長而尖,很像夾竹桃的葉子,長 3~8 公分,寬 0.5~1.5 公分,葉折之,可見白色乳汁流出。 |
‧花: | 複繖形花序,腋出或頂生,總苞片鐘形,腺體 4 枚,苞葉淡黃色或帶紫黃色,4 裂;雌雄花均無花被,雄花的雄蕊 1 枚,雌花的雌蕊 1 枚;子房扁球形,花柱 3 枚。 |
‧果實: | 蒴果 3 稜,徑約 0.5 公分。 |
‧特性: | 大甲草為半灌木狀多年生草本,高約 30~150 公分,基部分生成叢生狀,折傷則流出白色乳汁,直立,分枝呈繖形狀,集中於莖頂,被短絨毛。葉互生或輪生,無柄,線狀披針形,全緣,狹長而尖,很像夾竹桃的葉子,長 3~8 公分,寬 0.5~1.5 公分,葉折之,可見白色乳汁流出。複繖形花序,腋出或頂生,總苞片鐘形,腺體 4 枚,苞葉淡黃色或帶紫黃色,4 裂;雌雄花均無花被,雄花的雄蕊 1 枚,雌花的雌蕊 1 枚;子房扁球形,花柱 3 枚。蒴果 3 稜,徑約 0.5 公分。花期 3~6 月。全草皆有毒,皮膚過敏者誤觸其汁液,會有發炎、發癢、腫脹等現象;誤食莖葉將引起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 |
‧更多資料: | http://plant.tesri.gov.tw/plant/ 搜尋 大甲草 應紹舜 台灣木本植物彩色圖鑑 第四卷 岩貓眼草 p754 811215 初版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(1)-47大甲草 P47 大甲草 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1357寶島大戟 p679 國立編譯館主編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大甲草 92年10月285頁 |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