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化劑事件經過了一週仍然持續發燒!


小妞原本以為塑化劑只有在塑膠品內( 塑膠袋 、保鮮膜之類),經由這週各大報紙及新聞報導後才知道,我們生活中有含塑化劑,而且會讓我們間接吸入人體的物品是如此之多。

像泡麵,以往只知道泡麵吃多了會變木乃伊(防腐劑),現在看來裡頭放在泡麵上的醬包也會釋放塑化劑。

保鮮膜,大家都知道有塑化劑,可是多半以為不要放入微波就安全了,結果卻是錯誤,如果包裝時,保鮮膜離食物太近也會釋放出塑化劑。

加上,現在竟然有黑心商人將塑化劑放入食品中,感覺周遭從內到外都被塑化劑包圍了!!

當然有部分學者說,多喝水可以代謝掉塑化劑。

這週小妞水喝超多的,不知道可不可以代謝到這三十多年食用進去的塑化劑。

你知道你家有多少種塑膠商品嗎?

以目前公布的名單,你曉得你食入多少種含有塑化劑的食物嗎?

你會擔心自己或小孩受到「塑化劑」的危害嗎?

你有打算或是已經前去「塑化劑」門診做檢查嗎?

談論這話題,不是要造成大家恐慌,是希望藉由這次事件,大家檢查一下自己家中含有「塑化劑」的物品有哪些?

其實塑化劑在我們的生活周遭,已經很久了。成功大學研究發現,台灣居家環境因為高度塑膠化,室內的塑化劑濃度是世界第一,專家就警告,家中的電器插頭沒用時,最好都拔下來,因為電線發熱會散發塑化劑毒素,而且隨著灰塵會在家裡飄散,所以塑化劑真的是無所不在。



吹冷氣要用插頭,打電腦也要用插頭,在家裡最容易中到塑化劑的塑毒的,也是我們毎天日常生活都要用的電線跟插頭,用得久溫度升的愈高,讓原本當作絕緣包覆電線的塑膠皮,開始產生有毒塑化劑,正當我們人的鼻孔一吸一呼的當下,可能就把塑化劑給吸進去。教授還說家中排行第二毒的,就是電器。用電腦、用吹風機,其實跟電線根本就是連體嬰。



還有排名第三毒,保鮮膜裡的DEHA。用PVC保鮮膜包著的豬肉冷藏七天,就會產生50MG的塑化劑。根本不用加熱,吃愈多這種豬肉,毒害就會愈深,難怪台灣在全球塑化劑濃度,可以堪稱排名第一。過敏氣喘的人也較多,塑化劑就是元兇。成大教授研究五年,就是要叫大家醒醒吧,不要再忽視充斥在周遭的塑膠毒了。引用於新聞報導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10602/69/2sng0.html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